太空:科技巨頭們的下一個戰場/吐納 x Frederic Filloux

科技巨頭的太空競爭
Frederic Filloux and 傅瑞德 on Aug 31 at 吐納商業評論|Tuna Business Review
image
本文經授權轉載,科技與商業其他好文,請訂閱吐納商業評論電子報搶先看!

Amazon、Google、微軟等幾家網路巨頭公司,都已經將未來發展和競爭的場域延伸到了我們頭上的太空,而且動作比我們以為的都要大上許多。他們為什麼要爭搶這塊大餅呢?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?

科技巨頭的太空競爭

包括 Amazon、微軟、Google、以及 Facebook 等擁有雄厚財力的網路企業,都已經看上了「太空」這個領域的龐大潛力,近年來也都動作頻頻,希望能在未來的這塊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。

而即使是還沒有能力進軍太空的較小企業,也有超過 10,000 家(其中 5,000 家在美國)正在虎視眈眈,密切觀察後續的結果究竟會是威脅、還是助力;而就目前的發展看來,這兩者應該都是。

Amazon:看中大者恆大的太空通訊事業

Amazon 在該公司的太空事業網站上,就很明白的這樣寫著:

AWS 地面站(AWS Ground Station)是一種包含完整管理的服務。客戶不需要建造或管理自有的地面設施,就可以控制衛星通訊、處理資料、並且彈性擴展營運規模。

衛星適合運用在氣象預測、地面影像、通信、以及視訊廣播等廣泛用途上,而地面控制站則是全球衛星網路的核心設施。……顧客僅須支付使用天線時間的費用,就可以隨時視需要透過全球各地的(Amazon)地面站來下載資訊,節省多達 80% 的相關營運費用。

因為顧客不需要簽訂長期固定合約,所以隨時都可以依照業務需求,隨時調整衛星作業的使用規模。

今天,全世界有數千個低軌道衛星在向地面傳送資料,並由遍佈全球的地面站網路接收;例如位於南北極的偏遠地帶,就是在衛星經過上空的 10 分鐘時段,把握時間整批收發資料。

在這樣的趨勢之下,由於人們對網路通訊的需求日漸提高,所以需要數量更多的地面接收站;如 RBC Signals 或挪威 KSat 之類專營這類衛星服務的公司也就應運而生。筆者問過一家這種公司,如果大型網路企業也想進軍這個領域,對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;他們的答案則是「小公司遲早會做不下去」。

微軟:看中多元應用與服務太空軟體事業

不過,KSat 已經和微軟旗下的「Microsoft Azure Orbital」部門達成合作協議,即將建立與 Amazon 抗衡的「太空即服務」(Space-as-a-Service)事業。

2020 年 9 月,擁有 23 座地面站的 KSat 執行長 Rolf Skatteboe 宣布與微軟的合作,表示將會「提供涵蓋全球的資訊傳輸、處理、以及儲存整合服務」。

與微軟之間的合作,或許能進一步保證 KSat 未來的生存。微軟與 Amazon 不同的地方,在於該公司似乎並不想建立自己的地面站系統,用現成的服務就好;所以,微軟跟位於盧森堡、擁有 70 個低或中高度軌道衛星與自有地面站體系的 SES 公司也有合作。

此外,Azure Orbital 也和包括 SpaceX 在內的多家太空公司合作,提供後者所需要的各種模組化資料中心系統;為了協助這些公司進行發射任務準備,微軟更開發了「Azure Orbital Emulator」模擬器,以模擬數位裝置在太空中的運作環境。

Google:專屬於 SpaceX / Starlink 的資料中心

到目前為止,Google 在這方面的動作僅限於與 SpaceX 合作,將資料中心與後者的 Starlink 服務地面站連結,讓 Starlink 的資料可以直接進入 Google 的資料庫。

在太空各顯神通

對於這些大型網路企業而言,對於未來包括資料收集、傳輸、處理等核心業務,甚至更進一步的人工智慧等先進研究,太空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至於對於衛星影像和通訊服務的顧客,如保險、國防、農業等領域的公司而言,因為原本使用的工具多半也就來自 Amazon、微軟、或是 Google,所以衛星方面跟這些企業合作就更加理所當然了。

為了拓展業務領域,Amazon 甚至對美國地質調查局(US Geological Survey)與太空總署(NASA)提供免費服務,協助分析處理來自大地衛星計畫的的巨量資料,以交換使用這些資料的權利,堪稱是商業上雙贏的結果。

而且,這項合作對於 Amazon 的 AWS(Amazon Web Services)還有額外的好處:由於現在AWS已經成為大地衛星資料的入口、而且提供了強大的雲端儲存和運算能力,所以其中與空間運算相關的運算軟體,將得以透過這些衛星資料的訓練,使功能變得更加精進。

也就是說,未來只要是跟地形與空間運算相關的雲端處理,多半都會是 AWS 的生意、而且成本還比競爭對手更低。

然而也有人擔心,這個發展會讓太空運算領域像過去的其他產業一樣,過於依賴 Amazon 的服務,使得發展不夠均衡、而且結構過於脆弱。但無論如何,Amazon 也好、其他大企業也好,都已經打算無上限投入資源,直到掌握一定程度的市場大餅為止。

這樣的發展還有另外一個影響,就是可能會扭曲一些太空相關新創公司(和投資人)的方向,將「被這些企業收購」當作最重要的出場方式。

SpaceX 太空模擬照

巨頭的壟斷與戰略

低軌道衛星營運商 Loft Orbital 的共同創辦人 Antoine de Chassy 則指出:「十年之內,這個產業將會被網路巨頭們壟斷」。

依照他的看法,科技和太空領域會在三個地方產生交集:

  • 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利於降低成本:例如現在的 SpaceX,就是以科技公司的做事方式來獲得最佳績效,而不會被傳統太空產業的包袱拖累。
  • 既有的全球化營運能力:這些科技公司都已經都具備全球化營運的基礎,可以立即在世界各地做生意、並且有效管理遍佈各地的複雜供應鏈。例如 Apple,就是目前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。
  • 雄厚的資金:這些大企業都擁有很多現金,所以無論是要收購其他公司,或是忍受長期虧損來搶佔市場、甚至消滅競爭對手,都不會是問題。目前 Amazon、微軟、以及 Google 這三家公司手上的現金,估計總共在 3,400 億美元左右,等於 2020 年整個太空新創產業募到資金的 37 倍。

也因為如此,難怪美國的聯邦貿易委員會(Federal Trade Commission)正在密集監管各家大企業對太空領域的作為;不過因為獨立發展的 Amazon,以及由 SpaceX、微軟、Google 合縱連橫組成的聯盟還在激烈競爭之中,所以用於避免市場過度傾斜的干預法規,暫時還沒有用武之地。

既然市占率過度集中可能引發「反托拉斯」干預,那麼又引發了另外一個觀察重點:這些企業除了未來的雲端服務之外,最好還能有其他的業務和服務型態,是同樣可以透過太空發展來推動的。

舉例來說,Amazon、Google、以及微軟既然要進入太空這個敏感領域,那麼不妨就讓自己成為美國國防戰略的一部分,以民間身分抵禦已經漸次參與中國太空計畫的「BATX」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、小米四家公司的縮寫)。

如此一來,這些公司在整體太空計畫中的角色就更加重要;或許也會因為成為「國防產業」的一部分,而得到避免法規束縛的特權。

延伸閱讀:「太空工廠」加入商業太空戰局 – Rocket Lab 助攻太空新創 Varda Space Industries 打造史上第 1 個微重力生產線
發布日期:2021-10-10